Flickr Most Interesting Photos

2007年4月30日星期一

外刊评论叶利钦(片段)

政论文章,私人留存。


其实并非自己对叶利钦来妄下定断。昨日读最近一期的《经济观察报》,有一篇千秋评说叶利钦的长文,窃以为自己并无能力去做那样的宏观论述。毕竟,对于分崩离析的那个时代,我们还只是如此的幼稚。但以为,此文还是一个很客观的评价,更多的是从经济的角度,去阐述从苏联到俄罗斯的转变。这样的阵痛,又是与中国的增量式的改革所不一样的。国情、历史传统、国家经济等等,都不可同日而语。所以,面对读者发问:你可知俄罗斯人民的心情!?我无以回答。但诸多的文章里,我们还是可以窥探到俄罗斯民众的这种心情,也诚如《经济观察报》上的那句话:是功臣?还是罪人?历史自会有定论,现在还远非盖棺定论的时候。


这期的《亚洲周刊》上也有关于叶利钦的论述。综合来看,与《经济观察报》的立场、观点应该是一致的,但为文就不一样了。相比较而言,国内的文章微涉政治,但浅尝即止;而外刊则言辞大胆,敢于直言。由此可知,言论——这起码的自由,依然是多么的难得。也由此可知,深刻的变革,是需要真正的勇气和魄力的。


原文名《他失去苏联获得人权自由》,作者:白嗣宏。(不连贯段落或片段摘录)


在俄国,所有希望看到国家新生、争取自由富裕生活的百姓,为叶利钦自豪;而丧失特权、丧失民心、曾骑在百姓头上的官僚则骂他死有余辜。各种政治力量又表现了自己一次。


四月二十五日,俄国国会下议院议长宣布全体起立为叶利钦默哀,以久加诺夫为首的共产党议员则拒绝起立。议员日利诺夫斯基说,正是有了叶利钦,你们今天才有机会坐在议会里。如果他像你们共产党,你们早就不知人在何处了。离议会大厦不远的救世主大教堂里里外外,络绎不绝的俄国男女老少排着人龙前来向叶利钦告别。俄共一向以为老人站在他们那一边,可是许多老人以悲痛的心情,自发前来向叶利钦的遗体献上一束鲜花。俄共远离俄国人心,已一目了然。


叶利钦保住俄罗斯,在极权主义统治的东欧国家纷纷瓦解,国内战争此起彼伏,生灵涂炭,血流成河,一百五十多个民族组成的联邦国家,得以和平渡过如此艰难的历史转折关头,维持国家统一,消除列宁、斯大林破坏中央统一的俄罗斯国家、建立以民族区域划分的联邦种下的恶果,为俄国历史做出难以估量的贡献。叶利钦也为极权国家走向民主国家,向全世界提供一个光辉榜样。


叶利钦接手的俄国,存粮不足半月,存款不足还外债。苏联时期,除农民可在农贸市场上出售自己少得可怜惜的产品和诸如修鞋之类的业务之外,不准任何私营经济存在,不准任何人做生意。这是许多外人包括许多不了解真情的中国人无法想象的。叶利钦下令开放商业,允许个人做生意,俄国经济改革响起春雷。叶利钦领导制定的宪法,在俄国首次保护私有财产,把物权法同人权联在一起,从此俄国走上经济改革、走上市场的发展道路。从苏共统治的国家留下数不清的外债,到现今俄国已是世界第三大外汇储备国,人均储备远远超过许多国家。现今俄国经济的自由度、全球最低的个人所得税,都是当年经济改革「休克疗法」的硕果。是叶利钦开启真正的市场经济,打下了国家复兴的经济基础。


叶利钦的一句名言是「离职了,就离去吧。」他辞职后,不做太上皇,不搞垂帘听政,不干预接班人治理国家。唯一的一次,就是在言论自由遇到威胁时,他才出面说话,表明捍卫言论自由的态度,语重心长地呼吁当局珍惜俄国人民争取到的权利。用中国人的说法,叶利钦高风亮节。也唯有他在告别讲话里,向全国人民表示道歉,要求人民原谅他的错误和不足,原谅他已经力不从心,没有带领大家步入富裕的生活。一个能向人民道歉的国家领导人,一个能下罪己诏的国家领导人,是俄国历史上空前的政治家。在俄国乃至苏联的数百年的历史上,叶利钦也是真诚平等对待中国的领袖,尤其跟斯大林不可同日而语。


叶利钦不无瑕疵,在如此复杂艰难形势下领导国家走上新的道路,失误在所难免。俄国各界人士在评论他的功过时,指出两个最大的错误。一是在身边人员的鼓动下发动车臣战争,后果沉重。俄国至今还在治疗车臣战争的创伤。二是允许金融寡头干预国家政治,虽说阻止了极权政治的复辟,却造成了资金外流和国家资产的流失,民族工业处境困难。幸亏在接班总统普京治理下,正在好转。


叶利钦给全国人民和普京总统的告别语:「你们要珍惜俄罗斯!」内涵极其丰富,极具人本意义,也是叶利钦永远活在俄国人民心中的原因。


(《亚洲周刊》2007年4月29日,二十一卷十七期)


其实这样的文章又有何不可阅读的呢?历史终究是无法被屏蔽掉的。历史事实证明,愚民最终愚弄的只会是自己。叶利钦的“休克疗法”未必适应于我们,但起码他带给了俄罗斯人言论与人权的自由;我们的渐进、增量式的改革当然适合我们的国情,但在某些方面,难道不是一点点的增量都还没有吗!?


原文无法链接,一是因为GFW,二是需注册。所以也只能片段摘录,见谅。

没有评论:

来自我的网易博客

来自我的网摘

来自“博客大杂院”